关于市五届人大六次会议第0055号建议协办答复的函
市工信局:
贵单位主办的《关于推动宜春碳酸锂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》收悉,现协办答复如下:
一是健全科技政策体系。优化整合各类科技资源,推动科技要素集约化,2022年我市出台了促进科技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,并在2024年进行了重新制订,该政策对科技项目、研发投入、科技企业、科技人才、科技平台、科技成果等进行全过程、全方位、全覆盖的奖励补助,激发全社会创新创业活力。改进科技项目组织管理方式,出台了《宜春市“揭榜挂帅”重大科技项目管理办法(试行》。支持我市八大制造业重点产业的重大科技成果产业化,出台了相关扶持政策,鼓励科技型企业、高校、科研院所等聚焦“1+3+N”现代化产业体系自主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,对取得的和引进的锂电重大科技成果项目补助最高500万元。
二是建立科技项目体系。我市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市级科技计划项目体系,围绕我市八大重点产业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,每年实施一批市级重大科技项目、重大研发专项项目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和平台培育计划项目,分别资助每项100-200万元、20-50万元、10-20万元、10-20万元,设立了锂电新能源产业技术领域,研究方向包括:含锂瓷土矿高效清洁提锂技术和尾砂锂渣消纳处理、综合利用技术研究,绿色、无人化、智慧化开采含锂矿山技术研究,新一代低成本锂云母提锂技术研究等。为加快建设“1+3+N”现代化产业体系,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,每年发布市级科技计划项目指南,支持企业、高校院所等开展科研攻关,“十四五”期间市级累计资助科技项目资金8185万元。项目的实施形成了一批重大科技成果并实现产业化,“十四五”期间共有45项成果获得省科学技术奖,其中主持21项、参与24项,其中锂电领域成果4项。
三是探索“揭榜挂帅”制。我市从2021年开始实施重大科技项目“揭榜挂帅”制,建立企业技术需求动态清单,通过企业、行业主管部门等多渠道征集“卡脖子”难题,确保榜单与企业需求高度匹配,打破科技计划类别限制,将资金、平台等资源向揭榜项目倾斜,四年累计支持项目36项、资助2620万元,目前部分技术已取得关键性突破。比如,电子科大揭榜攻关铜鼓尚朋电子公司的“超低损耗高强度锰锌功率铁氧体材料/磁芯创制关键技术研发”项目,打破了国外对铁氧体材料和技术的垄断和封锁,达到国际先进水平,项目成果获得2023年度省技术发明奖二等奖。江西省建材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揭榜攻关宜丰县永兴特钢公司的“锂云母提锂副产品(锂渣粉)建材资源化利用技术研究”项目,揭榜单位研究了该锂渣粉的物理化学性质、碱含量及其对混凝土耐久性的影响等,进行了锂渣粉在混凝土中的应用中试,形成了锂渣粉在水泥、混泥土等建材领域的应用技术,开发了锂渣混凝土矿物掺合料、锂渣水泥混合材、锂渣抹灰石膏等产品,永兴特钢将成果在建材领域进行了应用,为锂渣粉的消纳提供了技术依据。
四是深化科研攻关改革。我省去年启动实施省级重大专项“2030先锋工程”之后,我市积极跟进落实,推动“点状创新”向“链式创新”转变,在省委省政府、市委市政府的高位推动下争取到了中科院C类先导项目落地宜春,将彻底解决锂冶炼剩余物安全处置与资源化利用难题,为整个产业链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新机遇、新空间。受此启发,我市全面启动了“产业界出题、科技界答题”科研攻关机制的改革探索,作为我市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14项重点改革任务之一,列入第一批重点推进探索改革项目清单,主要是围绕八大重点产业链,通过建立产业界出题、联席会议选题、产业重大科研攻关专项交题、科研攻关全过程管理答题、成果高效转化验题“五大机制”,推动从过去以企业需求为主,变为以整个产业需求为主开展有组织的科研攻关,切实破解一批制约重点产业发展的关键共性技术难题。目前,市科技局已向市直行业主管部门、科技型企业、高校院所等共征集到产业链关键共性技术需求近100项,其中锂电领域20多项。
下一步,市科技局将继续推进锂云母提锂技术研究,加大关键核心技术攻关,增加研发投入资金,加强产学研合作,加快科技成果转化。同时,重点推进中科院C类先导专项,系统性破解有价金属提取、锂冶炼剩余物利用等行业难题,加速专项技术落地转化和实现产业。
宜春市科学技术局
2025年5月19日
联系人及电话:温余远 3223296、15070567319
附件: